湟中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农牧业、工业和文化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打造农业示范园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把湟中建成西宁市重要的农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着力打造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青海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科学编制《湟中县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控制性总体规划》,规划建设果蔬种植、蔬菜冷藏保鲜、农业科技示范、设施农业、餐饮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等功能区。投资7500万元新建的1350栋深冬温室已建成墙体1140栋、投入生产305栋,投资4526万元新建的1500座大棚已建成投产1300座,投资300万元建成1700平方米的农业科技培训中心1个,投资668万元新建蔬菜保鲜库2座、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1处,区内蔬菜温室总数达到10024栋、蔬菜生产基地达到30个,预计蔬菜产量达到21.59万吨、占全县蔬菜总产量的72%。青海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区内投资7903万元实施养殖基地建设、牲畜暖棚建设、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10个,新建的15个养殖基地已建成畜用暖棚70万平方米、辅助用房6万平方米,引进良种畜禽4.2万头只,配备各类设施3000多台套,完成投资5621.5万元;区内养殖基地总数达到80个,存栏畜禽85.36万头只、较上年增加3.59万头只;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个体养殖户2.8万户,带动农民增收1960万元。
--打造县属工业园区,促进工业集聚发展。依托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上新庄、多巴工业园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76万元的上新庄工业园区主干道路及排水工程,完成路基垫层工程和90%的排水工程量,完成投资1868万元。加大园区服务力度,妥善解决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用地、村企矛盾等问题,优化园区投资环境。上新庄工业园区投资8.2亿元开工建设新型干法水泥二期生产线项目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年产50万吨氧化钙生产线、年产20万吨硅材料切割刃料生产线、顺达物流中心项目4项,累计完成投资3.99亿元;多巴工业园区投资4.2亿元的弘大粮油精深加工储备贸易物流中心项目,1万吨油罐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完成投资4413万元。截至目前,上新庄、多巴工业园区入驻建材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企业5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39亿元,占全县区外工业总产值的71.48%;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2600余名,年均收入达2.2万元。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发展。依托塔尔寺浓厚的宗教文化和河湟地区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制定《湟中县"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规划纲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方式着力发展壮大园区规模,投资1965万元建成瑞祥工艺品加工基地、藏传旅游文化工艺品系列开发、缘汇藏式家具生产线扩产项目3项,园区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达到8家,其中佛光工艺雕刻、海湖藏毯、缘汇藏式家具、"八瓣莲花"传播有限公司等有4家企业取得外贸出口资质,年创出口外汇500万美元。通过采取"企业+基地、基地+农户"方式,建成生产基地21家、加工网点300余个、销售网点400余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日趋完善。针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成立堆绣、唐卡、镶丝等7个民间文化协会,聘请20名民间文化艺人担任教师,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与清华大学、青海师大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产品设计、现代工艺、高科技制作等技能培训,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累计直接培训文化产业技术骨干520名、间接培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万人次,81人取得工艺美术师等专业技术职称。2011年,文化产业园区可实现产值2.9亿元,带动农民就业2.5万名,年人均收入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