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稳步回升 消费支出持续恢复——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收支情况简析
浏览:668 时间:2022-02-24 来源:本站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索引号
tjxx/2022-6299
主题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2-02-24
效力状态
有效
文 号
名 称
居民收入稳步回升 消费支出持续恢复——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收支情况简析

用数据说话

为决策服务

湟中调查分析

 

第2期

国家统计局湟中调查队 2022年2月17日 签发:仓永顺

居民收入稳步回升 消费支出持续恢复

--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收支情况简析

 

2021年,湟中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湟中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势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170.6元,比上年增加1515.9元,增幅12.0%。一到四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工资性收入

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10931.2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7.14%,较上年同期增加2205.8元,同比增长25.3%,拉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4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仍是湟中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助力。一是湟中撤县改区,城镇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基建项目较多,如建筑、绿化、水利等行业所需农民工数量增多,同时,湟中区上新庄镇附近,某军区建设训练基地,附近的十几个村的劳动力纷纷去该基地打建筑零工,让本地的农民工可就近从业,区就业局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1万人次,劳务性收入9.5亿元;二是湟中区周边有甘河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千紫缘太空博览园,上新庄经济发展园区,园博园等工业园区,给湟中区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村居民工资收入10641.9元,较去年增长2089.0元,同比增长24.4%;三是疫情对湟中区的影响较小,由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政府和企业出台鼓励务工政策,部分劳动力恢复就业,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四是湟中区就业部门出台政策保就业稳定,同时严格按政策规定发放社保、岗位补贴,其中发放社保补贴188.9万元,发放岗位补贴496.72万元,同时,切实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为1家企业和60名个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0万元。

(二)经营净收入

一年来,湟中区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降低较为显著,全年湟中区经营净收入799.6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6%,较去年同期减少1003.4元,同比降低55.7%,拉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负增长8.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湟中区农村居民一产、二产收入均呈下降趋势,且降幅都较大,一产同比下降224.5%、二产下降9.5%;今年二季度以来,猪肉市场价由56元/公斤下滑至四季度26元/公斤,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因素依旧没能让猪肉市场活起来,畜牧业市场一路走低,牛羊肉价格也在低位运行,同时,10月份以来,随着旅游黄金周带动因素的消逝以及10月下旬新冠疫情的暴发,旅游场所全部暂停营业,大部分餐饮市场暂停营业,对湟中区自营市场较大的影响。

(三)财产净收入

今年以来,农村集体分配的红利收入同比增长244.1%,大幅影响财产净收入增长,财产性收入69.4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0.49%,较去年同期增加9.0元,同比增长15.0%,拉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7个百分点。由于现行的信用消费和网络理财等消费方式不断快速发展,致使湟中区财产收入慢慢形成了新的格局,从传统的实业慢慢向网络转变,超前信用消费,如房贷车贷手机贷消费贷等,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消费利息和手续费,加大了财产性支出。同时,网络理财、保险等为年轻人理财提供了新的选择,财产性收入的灵活泼动性也大大增加。

(四)转移净收入

2021年,湟中区转移净收入2370.5元,占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6.73%,较去年同期增加304.4元,同比增长14.7%,拉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主要是虽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但是今年以来,湟中区继续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线,聚焦目标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脱贫政策保持五年不变,从全区来看,惠民政策的不断优化,惠民资金发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正稳步提高着城乡居民的转移净收入,湟中区对城镇贫困家庭,低保家庭实施兜底补贴,特别是今年年底以来,全省低保提高发放标准32元/月/人,并且逐年增长,惠及全区农村4213户9002人。同时,湟中区对残疾人、困难学生、高龄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特殊人群,也有不同程度的生活补助,各项惠民政策的稳步提升,是转移净收入稳步提升的有力保障。

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稳步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湟中区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683.7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34.5元,增长15.1%。

从八大类消费来看,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消费呈"七涨一降"态势。湟中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除居住类呈下降趋势,降幅14.7%之外,食品烟酒类上涨30.8%、衣着类上涨18.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18.8%、交通通信类上涨25.7%、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0.1%、医疗保健类上涨19.4%、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6.9%。

(一)居民用于温饱型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

数据显示,用于食品烟酒、衣着等基本消费的支出比重不断增加,食品烟酒类同比增长30.8%,衣着类同比增长18.1%。受疫情影响,居民大规模囤米面油蔬菜,同时,今年以来猪肉价格直线下滑导致畜肉类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用于温饱型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明显,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28.64%),比2020年(恩格尔系数25.20%)上涨了3.44个百分点。

(二)教育娱乐文化支出不断增加。

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湟中区农村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支出1221.5元,同比增长10.1%。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居民的"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拉动文化内需、改善文化民生"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注重教育投资,不仅加大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而且教育消费更向低龄化、幼龄化倾斜。同时文化娱乐消费也包括艺术审美和文体活动,很大一部分家长为了子女今后的发展而增加了文化课、特长课与技能的投资,促进了全体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二是三季度有"中秋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居民在拥有了充足的休闲假日后,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受假期因素影响,居民在小长假省内旅游、实地观光、网红地打卡等娱乐形势备受青睐。旅游、健身、看电影等假日活动消费也逐步成为居民娱乐消费的热点。

(三)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加大。

随着全体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对个人消费投入加大,在选择各类饰品时更加注重个性时尚化,购买时大多会选择品质好、价格高的商品,进而促使其他用品消费支出的增长;二是随着省内游,周边游等旅游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外出旅游人数增加,有效带动旅馆住宿消费的增;三是居民对于"颜值"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美容美发行业迅速的融入了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愿意花钱来塑造修饰自己,提高形象,有效的带动了美容美发洗浴等各项服务价格上涨,推动居民其他用品及服务类消费的大幅增长。2021年农村居民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310元,同比增长36.9%。

(四)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城乡差异明显。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发展享受型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多的农村居民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交通出行以及通信方面,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763.9元,同比增长25.7%。

(五)医疗保健支出涨幅较为明显。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观念的逐步转变,防病治病的意识普遍增强,农村大病医疗报销等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由被动就医转变为主动预防,并进行健康投资,各类医疗保健器材和滋补保健品进入普通农户家中,农村医疗保健消费持续较快速长。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658.1元,同比增长19.4%。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

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主要为务工收入,由于农民居民大都文化程度不高,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较高,农民工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劳动力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矛盾依旧并存;同时,外出劳动力对提升劳动技能的意识不强,工资提高的空间也很小,缺乏长期稳定收入的保证。

二是养殖业收入增长空间收缩。一产小规模分散经营劣势凸显,尤其是二季度以来猪肉价格直线下滑,散养户抗风险能力弱,受价格走势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对全年一产增收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三是转移性收入增长动力不足。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政府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性出台普惠性惠民政策的难度加大,如果没有新的惠民政策出台,并且资金增量没有较大提升,则难以支撑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四是居民理财意识薄弱。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财渠道和投资指导,大多数居民对基金、债券、保险等金融产品不够了解,农村居民普遍理财意识薄弱,即使银行利息微薄,大家仍选择把多余的资金存入银行,财产增值不明显,难以拉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

四、促进增收、带动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工资性收入增长机制。工资性收入作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增长速度将直接决定可支配收入的整体增速,并对居民生活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应加快建立健全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宣传和培训,不断提升外出劳动力对提升劳动技能的意识,奋力提高工资。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保增收。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强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抓实抓好复工返岗是解决就业问题、减轻疫情对收入影响的关键。一是努力促进就业创业,激发增收活力。着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提供就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岗位,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做好就业帮扶,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做好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鼓励居民自主创业、合伙创业,尽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二是相关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环保过关的养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于暂时经营困难的养殖和屠宰加工企业给与支持,对加工、储存等环节的合理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投入,满足合理要求,农业融资担保做到应担尽担。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生猪保险、能繁母畜保险及能繁母猪补贴等相关政策,做好数据统计,应保尽保,不断提高养殖场户的养殖积极性,提高能繁母畜比例,通过自繁自育,扩大生产,降低养殖风险,减少养殖场户的损失,保证一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一是要营造公平的起点,强化低收入群体参加分配的能力,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为低收入群体创造公平的空间;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强化生活保障措施和增加应对物价上涨的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等,稳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要加强税收调节和政府转移支付,全面落实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确保各项增资按时足额发放,促使政策性增资因素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同时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调节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四)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越来越富裕,财产积累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在做好宣传指导、确保居民资金安全、提高居民金融理财意识的同时,要依托银行等金融机构,着力建设政策性投资服务平台,扩展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净收入,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