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人代会开幕@你,湟中2018年发展新画卷是这样滴
浏览:592次 时间:2018-03-13 来源:本站
3月7日上午9时,湟中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县人民的深情重托,汇聚一堂,共绘我县"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湟中新篇章的宏伟蓝图。

图片

大会执行主席李晓舸、马财、冯元智、赵成铎、景文德、白海标、余春元、唐发鸿、汪明荣、严缉熙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会议由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马财主持。本次大会应到会代表209名,实到会代表190名,符合法定人数。

县长赵冬代表湟中县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一、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二、2018年工作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亮点: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实践行"两个绝对",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安排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四区"建设和"六个走在前列"总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9亿元、增长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2亿元、增长19.8%;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亿元、同口径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7亿元、增长10.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7685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24元、增长9.1%。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业态,"点极带"布局逐步清晰,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牢固树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滴灌,49个贫困村达标退出,11473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退出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06%。把打造宜居、优美人居环境作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主路径,积极融入全市"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布局,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乡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拳出击整治环境污染,守护好生态屏障,全年生态建设投入达3.2亿元,创历史之最。

突出问题导向,围绕体制机制、政府职能、市场运作等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33项中央及省、市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消化房地产库存11万平米;贵强硅业淘汰全部高能耗产能,成功转型为现代物流园和光伏发电基地。"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实行企业"三十六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五证合一",清理涉企收费事项23项,行政审批事项由103项精简至55项,全部实现"身份证"管理。供销联社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成效,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进一步健全,职责进一步明确,人员编制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城镇综合执法体制、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国字号"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完成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和清产核资工作,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流转承包地12.5万亩,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狠抓社会综合治理,全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83.9%,年初向全县人民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2018年,湟中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跳出湟中看湟中,面向未来看湟中"的理念,加快从追求高速度向注重高质量转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生态承载能力,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湟中新篇章。引导生产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18年,湟中将努力在"稳"的基础上,取得"进"的显著成效。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和投资动向,围绕乡村振兴、东部城市群建设等政策机遇,启动"十三五"中后期重大项目规划,以项目带动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以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加快理顺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开展景区标准化创建行动。发展全域、全季旅游,集中培育做强慕家酩馏文化一条街、包勒乡村旅游、上山庄花海、千紫缘太空植物博览园等一批品牌景点。今年,湟中县将确保74个贫困村退出、7373名贫困群众全面脱贫,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六有"退出标准,统筹资金全力补齐74个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土门关乡上阿卡、秋子沟村335户贫困户易地搬迁工程,实施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等项目,配套完善光纤、移动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电子商务服务站等全覆盖,为贫困村主任远发展夯实基础。为确保贫困群众脱贫,湟中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乡村生态旅游等产业,施好电商扶贫、劳务输出等协作项目,拓宽增收渠道,有针对性开展电工汽修、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引导贫困户进城务工、园区务工、赴省外务工,让更多的贫困户有技能凭本事实现脱贫。健全完善多元化教育、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举办"扶贫就业创业明星"评选活动,促进贫困群众"物质""精神"双脱贫。作为农业大县,湟中将抢抓机遇、振兴乡村,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特色化品牌化转型,扩大农业聚集规模,重点实施好设施农业水电路配套、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等项目,提升改造200栋深冬温室,创建3个绿色高产高效蔬菜种植示范点,集中培育西纳川中藏药材、云谷川马铃薯等地标性农业品牌,开发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多种功能,集中打造拦隆口上营、多巴玉拉等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打通上行通道,着力构建"接二连三"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农业更"强"。把"建设好、发展好、治理好"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重点实施好41个高原美丽乡村、3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开展文明村镇、"五星级文明户"、民族团结先进村镇和平安村镇建设,让乡村更"美"。拓宽多元增收渠道,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探索多种要素入股合作的农村股份制经济,盘活闲置资产,增加农民资产性收益,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鼓励创办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更富。

推动城镇建设与生态环保同步发展、协同治理,在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中主动进位,引领示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行动,巩固环保督察整改成果,推动砂石资源、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领域常态化、长效化治理。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3条红线,形成生态系统源头保护实体边界。加快建设多巴城市副中心,实施好小寨社区等安置房项目,抓好黑嘴沟等5条支沟全流域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多巴湖、扎麻隆湿地等项目建设;以县城风貌提升为核心,有序推进电力线入地改造、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项目,实施好景区门户区提质增绿工程,推动粗放式造林向园林式绿化转变,建设绿色宜居城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从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积蓄持续发展动力,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的工业企业主动压减、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农业水价形成和用水补贴、节水奖励等机制。启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优化运行县行政服务中心,试点"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让数据传输代替群众跑腿。加快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成立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管理与监督。加快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上新庄、鲁沙尔镇城镇管理权限下放试点工作,恢复重建汉东基层供销社,建成县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室,为重点片区配备专职安监员,健全安全生产四级网格体系。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民生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升各类社会保险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金分类救助和五保集中供养比例,改造农村危旧房2000户,建设20个农村老年之家,实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15个村服务中心等项目。落实好促进大学生就业、退役军人安置等各项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600人,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启动多巴职教城三期建设,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5所农村幼儿园,加快建设多巴医疗综合体,新建5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射站改造项目,推动实现地方电视节目全覆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打造20个省级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