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3日,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骨干教师团队赴湟中区多巴镇中心校开展送教交流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促进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课例展示传真经
南京栖霞区实验小学精心选派了语文、数学、音乐、心理健康学科的骨干教师传经送宝,以优质课例生动诠释栖霞区实验小学“自能课堂”的理念与内涵。明月老师展示的语文课例《田忌赛马》,运用鱼骨图、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思维逻辑,以初探文章意—还原对阵图—剖析取胜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用“扶放”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杜月教师在《童谣欢歌》音乐课上,融合多媒体与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创编兴趣。以“童谣传情·文化共融”为主线,情景表演的形式。将语文课完美的融入音乐课堂中。张时洁老师的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有趣的实例引入,利用平移、旋转等方式,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在实践操作中深刻体会到转化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化难为易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张何雅婷老师带学生开启了一场心灵之旅《我喜欢我自己》。以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发现自我独特价值,播种自信成长的种子。

专题讲座启思考
周浩副校长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集团化统整下的校本研修路径》为题作讲座,结合南京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经验,从“自能课堂的理念与内涵和校本研修新样态”等方面,以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诠释了“自能课堂”教学模型的架构和各环节操作的要领,分享了跨校区研修机制、集体备课及数字化资源共享策略。时琦老师以“自能课堂视角下指向学科育人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主题的讲座,核心在于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层、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以能力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数学思维与应用、创新等核心素养,借助真实生活或跨学科的情境驱动,增强作业趣味性与实用性,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优化,完成反思评价闭环。
此次参加“自能课堂”专题培训的教师均表示这种以“激发自主、培养能力”为内核的崭新课例模型,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激发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从而大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此次送教活动是两所学校交流协作的一个缩影。自2024年11月以来,两校通过跟岗研修、线上教研、送教到校等多种方式,为东西两地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助力西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协作,携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