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瞭望
湟中:“土地托管”让村民种地省心又省力
浏览:61次 时间:2025-04-17 来源:未知
字号:

 “从耕到收全程托管,我只需偶尔来看看进度。”时值春耕关键期,拦隆口镇上庄村的田野上机声隆隆。村民张玉柱家的十几亩蚕豆田里,湟中金富源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的大型农机正在高效作业。

     面对农村劳动力外流、老龄化加剧的现实困境,湟中区推行的小麦、蚕豆、油菜等农作物播种全托管服务,有效推进了农作物机械化播种面积,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难题。金富源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就是湟中区重点培育的一家农作物播种全托管服务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40多台套大型农机具,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耕、种、防、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周边种植农户。

    合作社负责人苏生福介绍:“今年我们服务的村达到六个,合作社又新增了智能化农机设备,服务能力提升30%以上,通过统一采购农资、标准化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这种“耕、种、防、收”的全程托管模式,让张玉柱这样的小农户彻底从繁重的农事中解放出来。

  “现在除了田边看看种的情况,平时我还能去外面干活,种田打工两不误。”张玉柱说。

 专业服务组织的出现不仅节省了他的时间和精力,还增加了家庭收入。
 为推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湟中区多措并举支持社会化服务发展,通过加大对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农机具购置等方面的补贴力度,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托管效应,通过农业智慧监管平台,对机翻环节以远程监测系统(GPS)管理,积极发展培育农机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多元化服务主体,真正实现了耕、种、防、收的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服务。
    截至目前,湟中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达44家,成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托管中心3家,今年已完成托管服务面积2万多亩。
    湟中区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积极推广实施“耕、种、防、收”为一体的土地托管服务,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撂荒、留守老人种地难、收入低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湟中:“土地托管”让村民种地省心又省力-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