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2011年湟中县经济社会发展良好
浏览:406次 时间:2011-12-13 来源:本站
exit();?>

 

2011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和"一统三基"为主要路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四个迈进"科学发展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7亿元,同比增长19.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00万元,同比增长2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0元,同比增长28%;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4亿元,同比增长16.2%。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亿元实施农牧业项目16个,新建蔬菜温棚3000栋,较上年增加1600栋,温棚总数达到1.33万栋;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农业科技示范村131个,示范面积达14.4万亩;建立万亩油菜、蚕豆高产示范区4个;新建养殖基地15个,养殖基地总数达到80个。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达到7.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65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优化种植业结构,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比例提高到76%;新建蔬菜生产基地6个,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5万亩,预计蔬菜产量达到30.03万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流转土地面积4.27万亩,新增1.96万亩;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带动农户2.67万户;推进农产品"农超农市对接"和"一站式销售",在西宁等地设立蔬菜直销点4个,湟中蔬菜直销兰州等省外市场。预计实现种植业产值12.57亿元,较上年增长5.1%;实现畜牧业产值8.09亿元,较上年增长12%;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993元,较上年增长9%。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资6190万元实施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等扶贫开发项目6项,扶持贫困户1万多户,2.5万人实现脱贫。

(二)着力发展工业经济,突出园区的聚集带动。全力支持甘河工业园区建设,抽调近百名干部开展征地拆迁,征用土地2023亩,妥善化解村企矛盾纠纷,维护了园区稳定;协助处理康川新城个别住宅楼质量问题,农户住宅楼、商铺及居委会办公楼、康川学校教学楼主体全部封顶。加快发展县属工业经济,实施工业项目7项,完成投资6.29亿元、同比增长57.96%。上新庄工业园区、多巴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暨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加快,实现工业产值8.73亿元,占县属工业总产总值的43.2%,园区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上新庄工业园区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园区主干道及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入驻工业企业7家,其中投资2.3亿元的祁连山新型干法水泥二期生产线及低温余热发电、投资5亿元的贵强年产20万吨硅材料切割刃料生产线、投资8000万元的年产50万吨氧化钙生产线等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区内实现工业产值4.23亿元;多巴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暨设施农业示范园内投资4.2亿元的弘大粮油精深加工贸易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区内年加工油菜籽5000吨以上的企业达44家,年加工油菜籽2万吨以上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家,园区油菜籽加工能力超过35万吨,实现产值4.5亿元。预计完成县属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增长1.8%。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投资8362万元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项,青海藏文化馆文化创意产业园热贡唐卡原创基地、主题酒店藏式餐厅等项目全面完成,塔尔寺道路工程、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五星级厕所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开展塔尔寺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投资977万元整治景区排污口,17个排污口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对个体商贩、机动车、导游进行了规范管理,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推进园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入驻园区文化旅游企业6家,园区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实现产值3.48亿元、同比增长8.8%。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投资3300万元实施"农家乐"升级改造工程,青海万聚源生态园建成运营,新增乡村旅游接待点14家,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120家,其中星级接待点发展到8家。预计全县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2.2%。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实施商贸流通项目6项,田家寨镇农资分销公司、李家山生猪定点屠宰场建成,多巴新墩汽配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473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发展到610家,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4%。设立"家电下乡"直补门店26个,在全省率先推行"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现场直补,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2万台,发放补贴976.3万元。

(四)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开复工各类项目127项,完成投资26.4亿元,同比增长31.2%。投资2.07亿元实施道路交通项目10项,鲁云公路、黑上公路开工建设,硬化村道136.62公里;投资1.14亿元开工水利工程17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多巴节水示范项目、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上五庄等三镇农村饮水工程全部完工,云谷川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拦隆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进入后期施工阶段,累计完成投资8361万元;投资3.35亿元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4项,改建校舍17.7万平方米;投资1682万元实施医疗卫生项目4项,县医院急救医技楼、上新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拦隆口和上五庄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全部建成;投资8.47亿元开工建设圣山国际小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6项,总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实施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8项,到位资金10.5亿元,其中到位省外资金7.57亿元,较上年增长56.1%。落实"青洽会"期间签约项目2个,签约资金达5.5亿元。严格项目及资金管理,实行项目"四制"制度,所有项目均按相关程序严格运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全县用于民生事业的财政支出达15.5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82.5%。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高考上线率达到98.02%,高出省均7.38个百分点;新建农村幼儿园10所,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提高到83.1%,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医疗计生事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6%、98%;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发放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资金273.21万元。加快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建设,投资360万元完成了多巴康川新城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程、县广播电视台改造升级工程,投资256万元建成乡镇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154家、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313个;开展"湟中八韵"群体性文体活动100余场次,参与群众近30万人次。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投资217万元实施残疾人康复救助等项目7项,发放残疾人生活补助60万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5%。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投资7.38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4348户(套),改造农村危房6128户,建成农村奖励性住房7500户、廉租房50套,开工建设400套公共租赁房和270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着力解决人畜安全饮水,投资1880万元实施人饮工程3项,有效解决了4万余人、2.4万头只牲畜安全饮水问题。推进城乡公交一体进程,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条,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1条,公交线路覆盖309个村,覆盖率78.6%。实施社会救助工程,发放各类民政救助救灾资金2.39亿元、面粉1.68万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15.3万人次,实现劳务性收入7.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3%。

(六)加强城乡环境建设,有效改善发展环境。完成了县城鲁沙尔、多巴镇及110个新农村村庄建设总体规划;整合资金1.34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23个村实施"百企联百村"项目,整村推进、连片建设,集中实施住房建设、环境整治、村道硬化、人畜饮水等项目,实现了"建新房、建新村"目标;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25万元实施县城东拉路、团结北路道路扩建排水工程和佛光路东段道路整治工程,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投资6434万元实施重点林业生态项目13项,完成人工造林6.7万亩、封山育林6.6万亩,义务植树173万株,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积17万亩。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45万元完成了拦隆口镇班仲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资1379万元开工建设21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在县城实施"煤改气"工程,改造燃煤锅炉11.5蒸吨。开展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活动,关停采洗砂场166个,取缔河道两岸废旧塑料非法加工点9个。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全力做好上新庄镇门旦峡矿区环境综合整治,编制了《门旦峡矿区综合整治方案》,责令3家企业停产整顿,清理了矿区河道,封闭保护了旧水源地;建成了新水源及供水工程,解决了塔尔寺及周边7500多名群众、僧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