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七项措施推动湟中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浏览:911次 时间:2012-01-10 来源:本站

 

2011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四个发展"、"四个迈进"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97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101.14亿元、同比增长27.9%;第三产业增加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24%、20%、16.2%。经济总量跃居全省各县首位。

--坚持产业聚集,以基地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投资2.38亿元实施农业项目17项,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建温棚3000栋,全县温棚总数达到13320栋;建立蔬菜生产基地35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0.03万吨,占西宁市蔬菜需求量的22%,成为西宁市郊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农业科技示范村131个,建立优势农作物高产示范区4个,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比例达到76%,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5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青海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园区新建养殖基地15个,养殖基地总数达到80个;新认定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基地3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12个,国家及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达到34个。肉类总产量达到2.57万吨,占西宁市肉类需求量的34%。实现畜牧业产值9.97亿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246元。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带动农户2.67万户;积极推进农产品"农超农市对接"和"一站式销售",在西宁等地设立蔬菜直销点4个,湟中蔬菜直销兰州等省外市场。

--坚持园区承载,以项目建设驱动工业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县属工业经济,投资7.2亿元实施工业项目11项,其中新开工建设年产30万吨生石灰生产线等项目3项。完成县属工业总产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15.1%。上新庄工业园区投资3015万元实施了园区主干道及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5.56亿元开工建设新型干法水泥二期生产线、年产20万吨硅材料切割刃料生产线等工业项目4项,实现工业产值5.26亿元;多巴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暨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年加工油菜籽5000吨以上企业达到44家,油菜籽加工能力突破3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

把支持服务甘河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由多名县级领导牵头,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法律法规、征地拆迁政策等宣传和房屋评估、土地征用工作,协调解决村企矛盾纠纷,为园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才、汉东乡被征地农民安置区--康川新城基本建成,盐湖海纳、桂鲁化工等大型企业入驻西区,铝材深加工、硅钙合金冶炼等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

--坚持特色引领,以产业培育带动文化旅游发展。加快"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投资2.6亿元的青海藏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唐卡原创基地、香巴林卡主题文化酒店建成运营,园区文化旅游企业达到6家,其中取得外贸经营出口权企业4家,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结合创建塔尔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投资8362万元实施了塔尔寺景区道路及排水工程、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等项目;集中开展塔尔寺景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了景区旅游环境。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投资3300万元的万聚源生态园建成运营,全县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120家。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24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22.2%。

--坚持项目支撑,以投资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开复工各类项目13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同比增长31.2%。开工建设鲁云公路等道路交通项目10项,改造县乡公路65.5公里、硬化村道256公里,城乡公交线路达到21条,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水保工程18项,建设高标准农田7.3万亩,改造中低产农田1.09万亩,解决了4万余人、2.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投资1850万元完成了县城佛光路等道路及排水整治工程;投资8.47亿元实施圣山国际等房地产开发项目6个,建设面积达50万平方米。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8个,到位资金10.5亿元。

--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事业建设保障民生改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教育发展上,"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投资2.76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9项,改扩建校舍面积17.7万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各类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83.1%,同比提高了15.3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达到98.02%,高出省均7.38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固定资产总量达到1.5亿元,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位列全省区县首位。医疗卫生上,县第一人民医院医技楼主体完工,建成了3个乡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站,城乡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县计生站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文化事业上,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154家、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6个,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240个,"湟中八韵"文体活动广泛开展;成立了青海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湟中分公司,完成了县电视台自办节目由模拟向数字升级改造,自办电视节目质量提高,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保障上,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2.47亿元。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被评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群众住房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投资7.38亿元建设保障性安居住房14348户、90余万平方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就业工作上,新增城镇就业2371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3万人次,实现劳务性收入7.8亿元。扶贫开发上,投入扶贫资金6190万元,完成了42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3个村易地搬迁项目,2.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坚持绿色发展,以生态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加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6.7万亩、封山育林6.6万亩、绿化村庄43个。集中开展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关停采洗砂场166个,取缔废旧塑料非法加工点9个,县城17个排污口实现纳管截污。认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关停铁合金企业矿热炉4台,改造煤烟型锅炉15.5蒸吨。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全力开展上新庄镇门旦峡矿区环境综合整治,静房新水源及供水工程建成运行,保证了塔尔寺及周边群众的饮水安全。整合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文明湟中"建设力度加大。

--坚持深化改革,以机制创新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及各单位办事大厅行政服务事项办结率达99.8%。理顺城乡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职能顺利移交。稳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第一人民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岗位设置工作,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销售。在全省率先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各乡镇设立了财政管理办公室及财政业务办理专柜,对各项业务实行"一站式"办理,规范了乡镇财政管理。改革城镇管理体制,县城部分管理职能移交鲁沙尔镇政府。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改革,确定了草畜平衡面积,划定草原面积194.56万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林地勘界66万亩、确权56.5万亩。成立了县土地统征储备中心,实行土地和砂石资源采矿权招拍挂制度,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和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公共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有效防止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法律七进"活动和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六五"普法全面启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化管理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社会管理机制,建立了15个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对重点矛盾纠纷案件进行领导包案、跟踪督查,依法化解了10余起重大矛盾纠纷;继续推进寺院社会管理和民主管理,塔尔寺被评为"全省平安寺院建设先进集体";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实行领导接访、信访代理、信访首问责任等制度,对重点信访案件专人督办,对信访事件及时进行办理,防止了多起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落实辽电等省外帮扶资金191.6万元。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