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我县确定2012年七项重点工作任务
浏览:265次 时间:2012-01-10 来源:本站
exit();?>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我县继续强基础、调结构、提实力、增后劲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继续保持全县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我县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委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方针,把推进城乡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把湟中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县、藏传佛教旅游胜地和西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这一目标,以创建塔尔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文化发展和民生保障等重点,全面推进"四个迈进",努力建设文明富裕新湟中。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抓项目,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争取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以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推动大发展。强化项目建设。认真分析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千方百计谋划项目、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千方百计落实项目,重点抓好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小南川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道路硬化、云谷川二级电站、华能热电联产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好设施农业、文化产业开发等产业发展项目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多巴职业教育新校区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等社会事业项目,形成实施一批、落实一批、谋划一批、争取一批的项目梯次开发机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狠抓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模式,大力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全方位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交流,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要主动加强与投资企业的对接沟通,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营造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积极参加青洽会、食品博览会等各种经贸活动,采取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广泛推介和宣传湟中优势,紧扣县属"四大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开展招商引资,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园区集中,推动优势产业聚集发展。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分解落实招商引资任务,推行项目联动机制,对重点项目进行监控,严格实行项目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力争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保障要素供给。统筹土地、资金等供给要素,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规范政府投融资机制,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县土地统征储备中心的作用,整合土地资源,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对项目审批、建设、投产实行全方位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供地、供电、供水等问题,为项目实施提供环境保障。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资源,发挥优势,把工作重心放在抓产业升级、抓聚集发展、抓农民增收上来,着力推进经济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特色优势型、循环经济型、园区带动型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牢固树立"全域湟中"理念,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打破乡镇、村社界限发展壮大具有湟中特点的现代农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集中资源、技术、信息、市场等产业要素,依托湟中现代农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继续加快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青海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新建深冬温室1500栋、畜用暖棚1250座,建立百亩蔬菜生产基地50个、养殖基地10个,提升改造养殖基地5个,进一步做大设施农业、做强规模养殖业、做优休闲观光农业、做精农产品加工业。二要发展壮大特色经济。整合资金,加快以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进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在多巴、拦隆口、李家山交通沿线建设1-2个具有较高标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深冬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力争建成一片、投产一片、带动一片。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认定油菜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2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6个;新增国家及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14个。三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培育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个,发展订单农业50万亩以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规模、上档次,促进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建成以仓储、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集散地2-3个。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流通配送企业与超市、农贸市场开展"农超农市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工业经济聚集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出台的应对当前工业经济突出问题的措施,依据区域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发展优势,推进项目集中建设、产业相互链接、生产要素集中配置。全力支持服务甘河工业园区。全面完成甘河工业园区西区征地拆迁,整治园区周边环境,及时化解村企矛盾纠纷;完善康川新城管理办法,配强管理人员,探索多元化管理模式,确保年底前汉东、大才乡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入住新城,实现对康川新城的有序、有效和常态化管理。抓好县属工业园区建设。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和省级工业园区产业延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园区。重点实施好古秘藏酒业开发、硅材料切割刃料生产线建设、弘大粮油精深加工及物流园区仓储设施建设等项目;科学编制李家山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以抱团发展的思路合理布局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硅材料加工产业。全力支持县属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把引进工业项目作为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积极帮助业主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年内有一批投资较大的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实施。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快县属工业园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园区主干道建设等项目,积极协调建设园区变电站,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信息、餐饮等服务业,优化园区发展环境。

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扩量提质。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打造高原旅游名省和文化名省的政策机遇,以"打造藏传佛教旅游胜地和西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为目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塔尔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促进文化旅游大发展。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以打造"10公里环塔尔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廊道"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塔尔寺酥油花馆改扩建、供排水工程、电网改造、园林景观廊道、五星级厕所、景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年加工5万件民族工艺品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丰富园区文化旅游内涵。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展"文化旅游推进年"建设活动,以省上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为契机,深度挖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塔尔寺"晒佛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发展文化演艺产业,丰富湟中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叫响"湟中八韵"文化品牌。抓住"八瓣莲花"荣获青海省著名商标机遇,积极申报"八瓣莲花"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旅游与现代农业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支持万聚源、酩馏农家院等休闲观光园改造提升,新发展"农家乐"10家,培育"农家乐"特色村1个,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三、统筹城乡促发展,加快特色城镇建设步伐。紧紧抓住省上建设东部城市群和西宁扩市提位的战略机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以西宁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导,围绕湟中县"十二五"规划,突出"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区域职能,完成鲁沙尔镇、多巴镇两个中心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各项专业规划的报批。抓紧编制其它建制镇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引导人流、物流向城镇集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县城陈佛路建设、县城主要街道路面铺装和县城圣山国际、多巴康城田园小镇、邯海花园小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进一步提升鲁沙尔、多巴两个中心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全面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城镇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长效机制,重点加强鲁沙尔、多巴等城镇精细化管理,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以推进农村"三集中"为重点,结合实施"百企联百村"项目,加强对村庄规划和农民建房的指导,提高农村民居设计和建设水平,建设好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完成21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30个新农村绿化,优化人居环境;加强人饮工程、农村道路、电网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村级卫生医疗机构、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场所等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城乡服务业。结合扶贫开发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巩固发展"农家店",扩大商品配送和直销,落实"农机、家电、摩托车"补贴政策,搞活城乡商贸流通,逐步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社为延伸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围绕甘河、南川、上新庄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物流、信息、社区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拓展三产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

四、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实施"造林增绿"工程。围绕"绿化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主题,继续开展林业生态造林工程建设,重点绿化美化县城出入口和交通沿线,完成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建设10.58万亩,积极构筑城乡绿色屏障,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完善水源地环境监管机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鼓励和引导居住集中、规模较大的村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等设施建设,引导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严格落实生态林保护和管理机制,培育、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清水入城"工程,继续开展湟水河段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湟水河、南川河湟中段水质达标。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认真实施好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工业企业治污达标率。积极推广使用节水、节电、节材等先进技术和沼气、天然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

强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保护政策,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大对各类非法用地的监管查处力度,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继续加强门旦峡、李家山矿区综合整治,合理规划和开采矿产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改善民计民生。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共进,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重点加强教育、科技、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发展--要更加均衡。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学校建设,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县级以上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80%以上,省级二类实验设备达标学校比例达到70%以上;着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继续实施学前教育推进试点工程,新建"幼教点"97个,力争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布局调整,完成多巴中学示范性高中和康川新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实施好县一中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1%以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重点打造甘河冶金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化工专业、西宁卫校中草药种植、县职校民间传统工艺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职校生就业率。医疗服务--要更加实惠。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70%的村卫生室开通互联网;完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及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大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扩大计划生育健康教育覆盖面,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才队伍--要更加充实。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开展"政府雇员"制度试点,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氛围,为湟中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人才到企业、村社开展创业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技能。公共文化--要更加惠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积极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及文化园区、文化市场建设工程,重点建好20个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30个农家书屋、15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自办电视节目收视率。

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密切关注困难群体,继续为民办实事,争取全县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支出。就业创业-要更加优先。整合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转移输出质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健全完善"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基地建设"的创业联动机制,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障体系--要更加完善。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探索适合困难群体、大学生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逐步建立城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完善以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户救助、残疾人保障为基础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群众住房--要更有保障。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实施好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城镇困难群体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改善城乡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扶贫开发--要有新举措。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和将我县列入"六盘山片区"扶贫县的有利机遇,修订完善"十二五"扶贫规划,统筹考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突出地域和产业特色,抓好连片扶贫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及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解决2.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目标,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机制,探索具有湟中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

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以延伸公共服务管理为主线,全面推行"五个一"社会管理模式,形成分类管理、条块联动的工作网络,实现社会管理工作全覆盖,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在所有乡镇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以"事要解决"为目的,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坚决杜绝对信访事件躲、推、拖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信访事件预防、处置、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继续加强"平安湟中"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强化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深化"法律七进"活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升全社会知法、遵法、守法、依法办事水平。扎实推进"创城"步伐,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强化重点行业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狠抓薄弱环节整治,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平安寺院"建设和寺院社会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上学安全。健全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促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化公安队伍建设,加大技防投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积极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公用车辆和政府采购管理,落实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公立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绩效工资政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发挥好政府融资平台在城市规划建设、畅通交通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融资作用。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改革,促进林业、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使金融更多的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探索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机制,解决管护资金,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公路交通安全畅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县城、中心乡镇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进一步密切与省内外定点帮扶单位联系,拓宽互惠互利合作空间。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