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我县实施“四大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浏览:288次 时间:2012-06-26 来源:本站
exit();?>

 

近年来,湟中县依托本地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以"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发展大县迈进"为目标,立足于藏传佛教、道教文化、河湟古文化、生态文化、特色餐饮、传统体育等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八瓣莲花"文化产业为龙头,以工艺美术、文艺演出、藏饰文化、旅游产品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格局。

--实施文化产业推进工程,以规划引领文化产业集约发展。立足文化县情和产业基础,着眼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科学编制了《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规划》、《陈家滩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以省上打造"文化名省"、"高原旅游名省"为契机,深度挖掘藏传佛教文化、卡约文化、河湟民间民族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成了青海藏文化馆和"八瓣莲花"产业产品制作展示中心,形成了10公里环形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廊道;培育文化龙头企业8家,建立文化产业基地21个,建成省内外销售网点500多家,"八瓣莲花"文化产业由家庭作坊生产向园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全省知名文化产业品牌,2011年被认定为青海省著名商标。精心打造陈家滩特色文化产业园,计划投资2.6亿元实施藏式家具定型产品生产线、丝质唐卡及工艺产品加工、藏传文化系列工艺品开发等6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推进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向园区聚集,提高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目前已完成园区土地征用工作,计划在7月份开工建设。

--实施文化品牌带动工程,以典型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按照"弘扬文化、传承文明、发展产业、致富群众"的发展思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入手,通过搭建平台、扩大宣传、外展推介、产品研发、举办创意大赛等措施,着力打造以农民画、壁画、堆绣、泥塑、雕刻、藏毯、镶丝、铜银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涵的"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品牌。塔尔寺酥油花、加牙藏毯、千户营高抬、湟中堆绣、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塔尔寺花架音乐等6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尕藏尖措、杨永良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湟中农民画、却西德哇古老游戏、河湟皮影制作、湟中壁画、湟中泥塑、南佛山"花儿会"、塔尔寺"花架"音乐、陈家滩木雕、大有山武术等14项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全熙等17名艺人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玉良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缘汇木雕工艺有限公司等6家文化龙头企业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妙莲工艺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木包银碗》、《黄财神》两件"八瓣莲花"工艺产品在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上获银奖。

--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以基础文化阵地活跃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农村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夯实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村级综合文化中心26个、文化大院8个、村级戏台110个、农家书屋26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点393个;围绕灯韵、曲韵、歌韵、舞韵、鼓韵、武韵、墨韵、学韵"湟中八韵",组建曲艺演唱队237支,业余秦腔、眉户剧团34个,皮影戏班9个,组建业余锣鼓队150支,发展业余武术队10支,赛马队20支,农村篮球队234支,每年为群众展演近6000场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先后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高跷艺术之乡"、"秦腔艺术之乡"、"河湟曲艺艺术之乡"、"锣鼓艺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实施文化技艺培训工程,以壮大文化队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技艺培训作为农村培训工作的重要方面来抓,在开展农业科技、劳务技能培训中,将"八瓣莲花"等民间艺术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依托职业技术学校、乡镇农民文化学校、藏文化艺术学校、文化企业、艺人作坊等,开展民间文化技艺培训,更多的农民和农村学生掌握了文化产业的致富本领。近年来,累计有3万余人接受了民间工艺培训,有81人取得工艺美术师等专业技术职称资格,1名农民画家被评定为青海省民间工艺大师、12名农民画家被评定为青海省二级民间工艺师、5名堆绣技艺传承人被评定为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成为文化技艺致富带头人,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