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红白喜事在这办” 群加藏族乡奏响文明新曲
浏览:63次
时间:2025-03-21
来源:
公开目录:公共文化
- 索引号
- ggwh/2025-9078
- 主题分类
- 公共文化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25-03-21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名 称
- 【移风易俗】“红白喜事在这办” 群加藏族乡奏响文明新曲
湟中区群加藏族乡紧握移风易俗这把“钥匙”,解锁文明乡风建设新路径,鼓励各村利用乡村综合服务场所,探索打造移风易俗礼堂,为群众婚丧嫁娶和文化活动免费提供场地,有效降低群众人情负担和经济负担。 群加藏族乡土康村巧妙利用老年之家,打造了一处300平米的移风易俗礼堂,并向村民免费开放使用。同时,由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党员及热心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提供桌椅板凳摆放等志愿服务。群加藏族乡土康村村民关却说:“前几天,我们就在这办了宴席,场地宽敞还方便。咱们村里的人办喜事,不用跑那么远了。” “过去,村子里每遇红白喜事,主人家最头疼的就是置办酒席,家里院落太窄,还要满村借锅碗筷,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群加乡土康村党支部书记加牙才让介绍,“现在村里有了场地可以办酒席,村民办“婚丧嫁娶”省事省心多了,人力彩礼节约了不少”。 据了解,为确保移风易俗大礼堂真正成为传播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准备操办红白喜事的村民要提前向土康村红白理事会报备,在村民承诺婚事简办、丧事俭办后才可以使用,并明确了办事类型、卫生要求、宴请范围、酒席桌数和礼金数额等,红白理事会参与监督,对发现的陈规陋习及时进行宣传引导。自土康村移风易俗礼堂启用以来,共举办红白喜事30余场次,有效抑制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 近年来,群加藏族乡各村结合藏族风俗习惯修订村规民约,将反对铺张浪费、抵制封建迷信等内容纳入其中。成立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挖掘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节俭、互助等元素,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时机,采用藏汉双语形式,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每年“金露梅”系列艺术活动期间,举办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传统歌舞表演,藏汉群众身着盛装,用欢快的舞步和动人的歌声传递文明新风,让村民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移风易俗教育,更增强了藏汉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今后,群加藏族乡通过移风易俗礼堂开展“一碗八宝饭办丧事”、简化仪式流程等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活动,逐渐探索出一条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新机制,让移风易俗礼堂在传播文明中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