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未来五年 绘就美好湟中的蓝图
浏览:482次 时间:2011-12-23 来源:本站
exit();?>

 

未来五年,湟中县在过去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将大展宏图再续新篇,要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属工业总产值、旅游综合收入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努力把湟中建设成为全省现代生态农业的集中示范区、新型工业基地、青藏高原特色文化旅游主要目的地。未来,美好湟中的蓝图值得我们去期待!

打造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区,实现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建设四大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园,推进现代高效农业、高原露地蔬菜、绿色农产品等五个片区建设。实施好深冬温室等项目,做大蔬菜产业、做强设施农业、做深休闲观光农业、做精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现代生态农业集中示范区。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区以扩大规模、提升水平为主,建成各类养殖基地160个,成为全省重要的农畜产品供应基地。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力争建成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40个、温棚2.5万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整治园区周边环境,及时化解村企矛盾纠纷;组建康川新城管理机构,全力做好大才、汉东乡被征地拆迁农民的搬迁入住及管理工作,确保甘河工业园区西区建设顺利进行。积极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快县属工业园区建设。上新庄围绕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快形成以建材为主导、新型材料为特色、以甘河工业园区及周边工业配套产业为补充的工业区,实施多个项目建设;多巴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做大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形成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品为主的工业小区,使工业园区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引导区外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促进工业企业集群发展。使湟中的工业实力明显提升。

探索民族文化与特色旅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引导文化旅游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实施演艺中心、艺术村、民俗村等项目,建设河湟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民族文化餐厅等服务设施。打造集文化旅游创意、旅游产品研发销售、民俗体验、民俗风情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产业园,努力跻身全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加强塔尔寺旅游景区建设,编制塔尔寺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优化发展环境,争取创建塔尔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体育健身旅游、上新庄地热资源的开发,形成以鲁沙尔为中心的环湟中旅游圈。将高抬、藏舞、锣鼓、武术、乡村曲艺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体表演项目推向市场。把旅游主动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开发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艺学习、农家旅馆、自助采摘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抓好鲁沙尔、多巴两个中心城镇和建制镇规划及详规编制,完善城镇经济、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载能力。鲁沙尔镇以打造"青海省旅游服务中心、宗教旅游名城、特色文化保护与研究基地、特色风情小镇"为目标,抓紧制定建设规划,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多巴镇以打造高原体育、高原探险等深度旅游服务基地和甘河工业园区科研教育、生活服务、物流配套等后勤服务基地为目标,加强公共服务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和危房改造项目,对农民建房提出要求,逐步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

继续加强"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新农村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旅游景区及城镇入口处、交通沿线积极开展高标准造林,构筑城乡绿色屏障,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水源地保护管理,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复垦整理、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清水入城"工程,确保湟水河、南川河湟中段水质达标。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力争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十五年教育;基本消除学校危房、基本完成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力争建成全省职业教育城;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快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大县迈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探索适合困难群体、大学生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式,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逐步实现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迈进目标。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以延伸公共服务管理为主线,创建社会管理网格模式,实现社会管理工作全覆盖。建立便民服务体系,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加强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方便群众办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整合社会管理力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基层各种资源和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建立康川新城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康川新城的有序、有效和常态化管理。积极开展"创城"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明显提高,社会风气明显改善,幸福感明显增强,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青洽会"等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引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企业、大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放宽视野,改变合作机制,积极寻求外部支援,拓宽互利互惠的合作发展领域,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湟中。

 

〔!--empirenews.page--〕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