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人怀揣着对故土的深情,用实干书写着独特的“田园故事”。今天,我们走进湟中区甘河滩镇页沟村的青海赛纬生态农场,看看曾经的归乡青年葸全财如何扎根家乡沃土,将“反哺家乡”的初心,化作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生动实践。

盛夏的湟中,绿意盎然。沿着乡间小路走进青海赛纬生态农场,13栋标准化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棚内黄瓜翠绿欲滴、西红柿鲜红饱满、圆润的西瓜挂满藤蔓,游客正带着孩子体验采摘的乐趣。

“我们已经是第二次来赛维农场了,这边的菜做得不错,炒土鸡、藏香猪都很地道。农场有几个大棚,自己种的西瓜、辣椒新鲜得很,能带孩子体验采摘的乐趣,特别好。”游客韩女士一边带着孩子摘西瓜,一边笑着说。

青海赛纬生态农场创办于2013年8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谈及创办初衷,负责人葸全财的眼神里满是对家乡的热忱。“我在这里出生、长大,在外创业多年后,总想着回家乡做点事,算是‘反哺家乡’。农场发展快10年了,我想一直把它办下去,让这片土地活起来,让乡亲们有活干、有钱赚。”葸全财朴实的话语里,藏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大家看,我手里的黄瓜新鲜脆嫩,这都是农场温室里种植的无公害蔬果。这里共有13座大棚,种着黄瓜、西红柿、西瓜、菠菜等多种作物。值得一提的是,种植产生的秸秆、边角料,会被运到养殖区当作饲料,形成了‘种养循环’的绿色生态模式。”记者莫维霞手持新鲜黄瓜,站在温室大棚内介绍。

目前,农场已流转土地约500亩,除种植区外,还打造了村使馆和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接待中心,形成“种植+餐饮+乡村旅游”的融合产业格局。

“我是本村村民,今年承包了温室,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今年种了黄瓜、西红柿、辣椒、西瓜,一共11个棚,来采摘的人不少,效益挺不错。”湟中区甘河滩镇页沟村村民李玉明笑着说。

像李玉明这样,在农场固定务工的本村村民有10位。为让产业更具活力,近年来农场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耕细作,推出农耕体验、采摘、农家生活体验等活动,还搭建起“农场+合作社+农户”的营销模式,让农产品能卖得更远、销得更好。

从归乡青年的“初心”到带动乡亲的“同心”,青海赛纬生态农场用实干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模样。未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还将孕育出更多丰收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