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里,整洁干净,花木环绕;厅堂里,墨宝飘香,格调高雅;屋檐下,石韵盆景、鱼戏清波,尊老爱幼、薄养厚葬、文明和谐……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伴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湟中区甘河滩镇下河湾村悄然换了新颜。这正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的新农村画卷。
曾被视作 “文人专属” 的雅事,如今像种子一样在下河湾村里扎了根,不仅让村民们的生活多了份诗情画意,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乡风文明,让下河湾村的 “新颜” 里,透着一股子温润的文化气息。移风易俗不仅 “移” 走了陈规陋习,更 “树” 起了文明新风,更让村民的精神世界愈发丰盈,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品有格。
下河湾村立足本村实际打造乡贤“理事馆”,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标准化操办流程,明确倡导移风易俗。近年来村内红白事平均费用显著下降。同时还健全了制度规范,出台婚丧嫁娶“四不得一报告”管理规定,设立“红黑榜”,村“两委”成员带头践行新规。另外还发挥乡贤作用,组建智囊团,挖掘村史文化、调解邻里矛盾、设立监督岗,树立身边榜样,带动党员、村民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引导村民践行新风尚等一系列举措。

袁发奎是村里践行移风易俗的典范,他的事迹成了移风易俗最鲜活的注脚。多年来,袁发奎夫妻二人帮助离异的弟弟照顾侄女长大成人,侄女结婚后他们几乎没要彩礼;自母亲生病以来二人日夜照顾母亲,病逝后丧事简办,平日在细碎的日常里对父亲孝顺顺从,除了善待双亲,二人还时常接济照顾村里的五保户。

村两委是移风易俗的 “领头雁”,把对老人的关怀落到了实处, 经多方奔走协调资源,在村里办起了免费午餐,每天中午,热气腾腾的饭菜准时端上桌,让全村老人吃出了 “幸福味”。吃完午饭,老人们的生活更是惬意。文化广场上满是他们的身影:有晒太阳聊家常的,有楚河汉界间的对弈的,有健身锻炼的,动作虽慢悠悠,却透着一股子属于老年人的精气神;曾经散落在各家各户的老人,如今聚到一起,孤独少了,幸福多了。

当移风易俗化作一顿热饭、一份陪伴融进了村民的日常,在村里蔚然成风,成了下河湾村最动人的风景。下河湾村扑面而来的是清爽利落的新气息,红白喜事简办新办成了共识,邻里间少了攀比浪费,多了互助温情。
“厚养薄葬才是金!生前孝顺胜黄金。丧事简办不扰民,要遵循! 倡导文明新风尚,传统美德不能忘,人人参与共努力,创和谐!”为了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更接地气、入人心,村里还特意组建了一支说唱队,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情。

下一步,我村将整合资源,加强硬件建设,与外界合作培养文化骨干;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深化文明乡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