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农业农村】人民网探访湟中区特色农业发展新图景
浏览:6次 时间:2025-06-24 来源:未知
字号:

 6月23日,人民网“行进中国”全媒体调研行(青海线)走进享有“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美誉的西宁市湟中区,实地探秘高原冷凉蔬菜和草莓产业的发展状况,见证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调研团一行来到拦隆口镇巴达村良种繁殖场,详细了解湟中区高原冷凉蔬菜产业的发展成果。近年来,湟中区凭借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独特优势,产出的蔬菜品质优良、绿色健康,蔬菜品类丰富多样,种植面积达12.34 万亩,涵盖50余种高原冷凉蔬菜及果品,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地区。同时,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和精准分析,不仅为农户提供科学种植建议,更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在拦隆口镇下鲁尔加村的露天种植基地,成片的大葱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吸引着调研团一行的镜头笔墨。大葱作为湟中区冷凉蔬菜的重要品类之一,近年来通过改良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大葱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下鲁尔加村的大葱凭借其浓郁的香味和紧实的质地,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后,调研团一行走进多巴镇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详细了解草莓脱毒育苗技术、蔬菜种植情况及发展运营模式,了解到玉拉村以“支部+合作社+基地+党员+农户”模式,使蔬菜产业和草莓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聚宝盆”,调研团对玉拉村立足特色、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

 调研团一行走进西堡夏季草莓种植基地,独特清香扑鼻而来,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在清脆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美,令人垂涎欲滴。该基地通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温控设备成功种植的反季节草莓,不仅填补了全区夏季草莓市场空白,更展现了湟中区在夏季草莓种植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

 此次人民网湟中调研之旅,全景式解码了湟中区高原冷凉蔬菜与草莓产业的崛起密码。在产业振兴的强劲引擎带动下,湟中正串联起农业增效的产业链、农民增收的致富路、农村繁荣的新图景,成为全国优质蔬菜的“供应高地”和农民增收的“希望田野”。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农业农村】人民网探访湟中区特色农业发展新图景-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