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西宁市湟中区生态经济林改造项目专题培训圆满收官
浏览:28次 时间:2025-04-27 来源:未知
字号: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打造“高地”、建设“四地”和“五个之城”战略部署,抢抓“三北”工程建设机遇,切实跑出湟中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4月24日至25日,西宁市湟中区林业和草原局举办生态经济林改造项目专题培训班,全区林草系统技术骨干、涉林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培训。

聚焦发展瓶颈,靶向提升关键能力

    针对湟中区高寒气候下经济林抗逆性弱、林下产业附加值低等实际问题,采用“理论教学+本土案例+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生态经济林从规划种植到管护增效的全流程要点。课程特别围绕本土经济树种,分析抗寒抗旱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如何延长林下产品加工链条,帮助干部掌握破解林草产业瓶颈的“硬办法”,为打造“三北”工程高原示范样板夯实人才基础。

聚合优质资源,打造实用课程体系

      培训设置3大模块30余项学习内容。在政策解读专场,湟中区职教中心主任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与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专题授课,持续强化林草干部队伍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省林草局专家樊彦新等人深度解析《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三北”工程六期技术指南》,明确项目资金申请、使用规范和验收标准,帮助林草工作者算清“政策账”。在技术实操课堂,结合湟中区林草产业实际,西宁市林科所所长张锦梅现场讲授沙棘高效育苗技术、枸杞修枝管护要点,分享林下套种中药材、发展生态康养的成功经验,并组织学员到中草药馆实地观摩,学习传统制药工艺与林草生态产业融合路径。在能力提升课程,省林草规划院副院长党晓鹏围绕项目全流程管理,讲解如何制定施工方案、把控工程质量、建立效益评估机制,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各类课程既涉及宏观政策解读,又有田间地头的“土办法”,让学员直呼“解渴”。

创新培训方式,推动所学即所用

      本次培训打破传统课堂模式,注重“学中干、干中学”。现场实训强化动手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参训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审批、碳汇增汇等政策工具的理解应用;运用无人机监测、病虫害防治等智能技术演示,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互动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专门开设答疑论坛,学员围绕“低产林改造技术难点”等提问,专家逐一解答并提供解决方案。深化产学研融合,通过课程培训研究推动本土品种选育与林下经济模式创新;同时建立线上交流群,方便学员随时咨询政策、分享经验,打造“永不落幕”的学习平台。

      参训企业代表表示,培训内容紧扣生产一线需求,既能掌握“政策红线在哪里”,又学会了“怎么让生态产业发挥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生态产品加工、申报项目理清了思路。

      本次培训为湟中区生态经济林改造项目储备了专业力量,是湟中区林草局推动“三北”工程与乡村振兴结合的重要实践。下一步,我局将以专业化人才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力探索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径,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跟踪服务,依托技术交流群定期推送政策解读与技术指导,巩固培训成效;二是统筹把握“农体文旅商康”融合发展,联合省林科院等科研机构推动本土品种选育与林下经济模式创新;三是严格项目管理,加强资金监管与验收标准执行,确保生态经济林改造工程高质高效推进,为湟中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西宁市湟中区生态经济林改造项目专题培训圆满收官-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