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区长信箱
关于《我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短板于策略》的答复
来信时间:2020-09-02 21:24:13 回复时间:2020-09-06 00:00:00

网友的来信:

  尊敬的区长同志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县是青海省的第一人口大县,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有哪些?建设进度如何?短板有哪些?对策有哪些?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数据。

             

                                          望重视

区政府办公室回复:

一、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湟中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由精准脱贫、两个“翻番”、四个“实现”3个方面6类47项指标构成,其中:精准脱贫方面指标(5项)包括“十三五”以来贫困人口累计减少、“十三五”以来贫困县摘帽、义务教育巩固率、危旧房改造任务完成率、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两个“翻番”方面指标(2项)包括地区生产总值比2011年番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1年番数。(按照全国小康社会指标,“两翻番”是以2010年为基数,青海省曾提出要尽快缩小与全国差距,以2011年为基数实现两个“翻一番”,故我区采用2011年为基数)。四个“实现”方面指标(4类40项)包括生态环境优化、绿色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事业进步4类;一是生态环境优化类指标(10项)包括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森林覆盖率、草原(地)综合植被覆盖度、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生活污水处理村庄占比、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二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类指标(12项)包括“十三五”以来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十三五”以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降低、人均GDP、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城镇清洁供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非公有经济占GDP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三是公共服务完善类指标(9项)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每千人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均预期寿命、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四是社会事业进步类指标(9项)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安全满意度、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公共交通服务指数、“三馆一站”覆盖率、互联网普及率指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人均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为: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完成程度与其对应权重相乘得到的值,再将此值相加得到的数就是该地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当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则判定该地区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建设进度

(一)2019年我区小康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经初步测算,2019年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96.74%,高出90%这个全面小康“及格线”6.74个百分点,我们可以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一脱贫”实现程度100%;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两翻番”实现程度95%;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事业进步“四实现” 实现程度95.5%。

在3个方面6类47项指标中,我区实现程度100%的指标有37项,分别为“十三五”以来贫困人口累计减少、“十三五”以来贫困县摘帽、危旧房改造任务完成率、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1年番数、主要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森林覆盖率等。实现程度在90%—99.9%之间的指标有4项,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数(0.9翻)、城乡居民收入比(99.3%)、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05%)、森林覆盖率(98.8%),这几项指标除地区生产总值翻番之外,其余3项指标我们再加把劲,可以往前窜一窜,年底实现程度可以达到100%。

实现程度不足90%的指标有6项,分别是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程度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73.3%,非公经济占GDP比重实现程度8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实现程度60.7%,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支出占比实现程度10%,人均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实现程度61.8%。

(二)未完成指标2020年预测分析

1.针对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问题。小康目标值60%,2019年我区实际转化率45%,实现程度75%。若要达到90%的小康指标实现程度,我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必须要达到54%。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区实际转化率最大能达到50%,与小康“及格线”还差4个百分点)。

2.针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问题、人均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问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小康目标值45%,2019年我区实际占比33%,实现程度73.3%。若要达到90%的小康指标实现程度,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必须要达到4 0.5%。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占比最大能达到35%,与小康“及格线”还差5.5个百分点。人均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小康目标值220元,2019年我区实际支出136元,实现程度61.8%。若要达到90%的小康指标实现程度,我区人均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必须要达到198元。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区人均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最大能达到170元,与小康“及格线”还差28元。  

3.针对非公经济占比问题:通过全面兑现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利企政策,加强政银企合作,主动协调解决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的困难,今年可以达到90%的小康指标。

4.针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问题。小康目标值60%,2019年我区城镇化率36.4%,实现程度60.7%。若要达到90%的小康指标实现程度,我区城镇化率必须要达到54%。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区城镇化率最大能达到40%,与小康“及格线”还差14个百分点。与西宁市城镇化率75%的小康目标还差35%,差距近一半。

5.针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比问题。小康目标值1%,2019年我区R&D经费实际支出占比0.1%,实现程度10%。若要达到90%的小康指标实现程度,我区R&D经费实际支出占比必须要达到0.9%。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区R&D经费实际支出占比最大能达到0.2%,与小康“及格线”还差0.7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短板

对标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我区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各项事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湟中是传统农业大区,农畜产品产量相对较多,但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强,科技参与度不够深,大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导致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导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指标实现程度不高。二是根据经济总量属地化统计原则,尽管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2:76:12调整为2019年的14:53:33,但依然不均衡,经济发展活跃度不高,与小康经济指标要求尚有差距。三是区属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区属32家企业中,规上企业仅有15家,且大多以商砼水泥、油菜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加之受地域、气候、资金、人才等因素影响,导致企业发展缓慢,非公经济市场占有率低。四是我区地域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城镇综合承载力依然有限,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不够,尤其是鲁沙尔容量不足,多巴片区尚处于开发阶段,城镇化水平依旧落后。五是我区财政总量较小,脱贫攻坚、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任务繁重,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大,民生领域财力需求矛盾突出,导致在硬件方面投入较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比、人均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等软件领域投入偏少。

四、对策举措

(一)全面完成“一脱贫、两翻番、四实现”硬任务。巩固“一脱贫”成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命令,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对照脱贫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深入实施“十二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重点推进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落实好教育、医疗等惠民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扩大消费扶贫规模,持续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国家住建部定点帮扶,强化监测预警和精准救助,用活用好防贫基金,加强兜底户、边缘户扶持救助,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两翻番”质量,扎实开展“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牢把握湟中撤县设区历史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一优两高”、“五个示范省”建设和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战略部署,加快湟中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动消费回升,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努力争取“两翻番”取得更好成果,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确保“四实现”如期完成,按照省、市委要求,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三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重点解决好区域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稳步推进民生保障工作,提升全面小康底色。

(二)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就业放在民生之首,开展“10+N”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精准开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居民就业。合理布局5G新一代网络及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统筹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重点项目,推动城乡教育与市区接轨,巩固提升城乡教育质量。继续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深化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老年之家、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城乡养老基础设施。划定上五庄拉尔宁等9个水源地保护区,加快实施香沟水库水厂管网配套等水利项目,着力解决农村人蓄饮水工程管网老化问题,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紧跟“幸福西宁·绿色交通”三年行动,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继续扩大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5%以上。扎实推进“平安湟中”建设,加强乡村治理,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心无旁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要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要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承接西宁主城区产业和功能外溢,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与甘河、南川工业园区建设实现有利互补、深度嵌套,加快建设“大西宁”都市圈功能性经济板块。抓牢共建兰西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战略机遇,稳步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力支持多巴城市副中心建设,放大多巴、鲁沙尔中心城镇辐射带动效应,梯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跟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高标准谋划建设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打响“河湟文化”金字招牌,培育河湟文化产业发展聚集区。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一体化推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城市净”工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延伸生态产品价值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四)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各项工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紧盯4项省市重点项目和全区项目盘子,加强项目管理,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多巴基地滑雪场、湟中县香沟水库农村供水自来水厂及管道工程、西宁市大堡子镇三其路口至湟中县李家山镇公路改建工程、多巴第二高中等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进度和投资量。紧抓新增财政赤字、抗疫特别国债、专项债等重要机遇,认真谋划“十四五”重大项目,加紧谋划储备撤县设区后基础设施和“两新一重”重点项目,确保全区项目储备库动态储备保持在100亿元以上。立足我区特色优势资源、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招商引资项目,积极开展全员招商、平台招商、线上招商,力争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4亿元。

                                                                      西宁市湟中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