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成效显著 后续问题仍需关注                ——湟中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问题调研报告
浏览:682 时间:2022-03-11 来源:本站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索引号
tjxx/2022-6300
主题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2-03-11
效力状态
有效
文 号
名 称
易地搬迁成效显著 后续问题仍需关注                ——湟中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问题调研报告

用数据说话

为决策服务

湟中调查分析

第3期

国家统计局湟中调查队 2022年3月11日 签发:仓永顺

易地搬迁成效显著 后续问题仍需关注

--湟中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问题调研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为了解湟中区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增收和生活生产情况,国家统计局湟中调查队充分发挥"轻骑兵"优势,通过与区乡村振兴局、区就业局等相关部门现场座谈,实地走访湟中区田家寨镇小卡阳村、土门关乡上阿卡村10户异地搬迁户,与村干部开展交流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调研,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充分了解实情、发现问题,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但调查也同时发现:一些搬迁点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增收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对易地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湟中区易地扶贫搬迁开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湟中区累计实施3个集中安置区易地搬迁项目,涉及搬迁户数529户,其中脱贫户358户、1242人。目前,相关人员已全部搬迁入住。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通过统筹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注重衔接乡村振兴,靠园区、靠景区、靠产业基地,建立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创造了条件,确保了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

二、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

(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访问结果显示,贫困户在易地扶贫搬迁之前,80%家庭人均纯收入均处于3000元--4000元水平;4000元以上的占20%,且80%受访户的收入来源以务农为主,务工且有稳定收入占比为1户2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湟中区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工作,亮点频现。如田家寨镇以"立足乡土,转型创新、发展实业,扶贫济困"为主题,让安置点与产业双向靠近、协同发展,加强安置点与特色产业、产业园区的融合力度,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田家寨镇千紫缘太空博览园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大局,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优势,积极吸纳田家寨镇28个贫困村的721户2203名贫困人口的产业扶持资金915.7万元入股园区,每年按照入股资金的10%进行固定分红;吸纳公牙村、河湾村、甘家村等11个村的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1.6万元入股园区,每年分红30.09万元;带动周边272名贫困劳动力到园区务工,通过技能培训、岗位锻炼等形式,使其掌握了一技之长,部分贫困劳动力成为园区的业务骨干,同时,通过园区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440余万元,支付土地流转费412万余元,发放分红554.426万元,贫困户在园区的产业带动下,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增收,在受访农户中,20%家庭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60%达到10000元,20%达到30000元以上。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渠道也明显增加,其中,务工收入占比提高到66%,搬迁后的收入实现了量的转变,生活实现了质的提升。

图一 搬迁区(上卡阳村)受访户搬迁后收入情况

(二)安置房坐落有序,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对两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走访了解到,导致贫困户搬迁的主要原因:一是生存环境差、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而实施易地搬迁后,一栋栋小楼坐落有序,村社道路均已实现硬化,生活用水、用电保障充分,部分安置点实现了天然气入户,配套设立了医疗点和图书室等。因此,在搬入新居后,贫困群众均表示愿意长期居住,究其原因:100%的受访者认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对搬迁安置区住房满意;100%的受访者认为对搬迁区的管理满意同时购买生活用品方便;60%的受访者认为搬迁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40%的受访者均有一人在公益性岗位从事工作;此外,受访者认为教育、医疗条件明显改善,这标志着长期困扰贫困户的水、电、路、住房、教育、就医等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与之前的"破、旧、脏、乱、差"形成了鲜明对比。综合来看,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达到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的基本目标。

(三)社会融入度高,幸福感明显提升

在对搬迁居民的感受调查中,当问及对迁入地生产生活的融入情况时,100%的受访者表示能够完全融入当地生活;当问及搬迁户生活是否幸福时,98%的受访者认为搬迁后生活很幸福。而对产生幸福的原因:受访者认为主要在于各级政府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切实有效,极大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四)就业支持力度大,后续帮扶措施好

在调查中,当问及受访户搬迁后享受了哪些就业政策时:80%的贫困户家庭表示得到了就业技能培训;40%的家庭得到了专项招聘会。多数贫困户反映:在易地搬迁之后,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人员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和条件,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对贫困家庭的后续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因此,在对政府开展技能培训有什么建议和期盼时,100%的受访者表示对政府非常满意,1没有其他建议和期盼。

三、易地搬迁群众面临的主要困难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使搬迁户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居住条件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调查发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距离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就业难仍需关注。农民增收的核心在于产业支撑,但调查发现,一些安置点附近的产业发展效果不佳,一是群众自身发展意识不强。一些搬迁群众对于不熟悉的产业不敢尝试,对短期内不能见效的产业缺乏信心。二是企业入驻热情不高。由于企业入驻需要支付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不仅投入大、见效慢,且风险较高,因而一些企业对投资发展热情不高。

(二)搬迁点配套服务不完善。一是政策宣传和服务不到位。如部分搬迁户身患慢性疾病,却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而不能及时享受特殊门诊优惠。二是基础设施维护不到位。如个别搬迁点地下储藏室进水,但因原承建方与搬迁户均不愿承担费用,导致渗水漏水问题久拖不决。

(三)贫困户脱贫动力不足。一是脱贫能力不足。在所走访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中,由于老年人口居多,且体弱多病,劳动能力有限或丧失,仅靠低保、农保等政策兜底,自身脱贫能力严重不足。二是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脱贫致富的意愿不强。由于近几年扶贫政策好,个别贫困户便被养成了"懒虫""米虫",只要饿不死,就不愿意外出务工,通过就业改善生活。

(四)人口增加安置房扩建难。一是易地搬迁项目实施并未完全改变搬迁户传统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搬迁户仍需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用房仍有刚性需求,新建安置房没有配套生产用房,限制了贫困户农业生产活动。二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随着家庭人口增加、婚嫁需要、亲戚往来等因素影响,在没有续扩建的政策支持下,住房狭小问题日益凸显。

(五)产业带动后劲不足。一是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一方面,土地资产未盘活。一些搬迁户的生产用地因地形条件差、道路不畅难以流转,只能送人耕种或流转,而流转费用仅在50元/亩左右。二是政策性收入缺乏长效性。目前各搬迁点普遍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低保政策兜底等方式暂时解决搬迁户收入偏低问题,但这些方式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从公益岗位来看,据相关规定,贫困户年满60周岁即不符合公益岗位安置条件;从低保的保障效果来看,则存在受益面窄的问题。可以看出,由于政策性收入来源存在局限性、缺乏长期支撑效果,故老弱病残搬迁户仍存在较大的返贫风险。

四、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关意见建议

(一)搭建供需平台,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对搬迁群众开展针对性帮扶。对继续利用原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户,可重点帮助其发展种养殖业等,同时引导其加入当地的农业专合组织,以助其提高生产规模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对依托城区、中心镇和产业园区安置的农户,应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重点扶持发展劳务、运输、餐饮等服务业,以解决其就业问题;对缺少劳力的困难群体,则通过政策兜底予以帮扶。二是推动有效就业。根据易地搬迁安置点劳动力培训需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有针对性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同时,建立已就业台账、就业需求台账、岗位供给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搬迁地区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二)优化综合管理,强化服务保障。一是充分考虑安置点的综合性功能,要加大区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如针对安置点老龄人口集中的问题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二是扎实推行社区(村)务公开,着力发挥群众的管理主体作用,以增强搬迁户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三是加强对搬迁户在户籍、社保、医保等方面的后续服务、管理,就近设置便民服务窗口,方便搬迁群众办事。

(三)强化宣传引导,鼓励自发脱贫。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让贫困户明确政策帮扶界限,努力消除"等、靠、要"心态,加强宣传教育,对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可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或典型宣传,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引导群众摒弃生活陋习,主动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一步宣传孝道文化,让子女承担照顾、赡养老人的义务。

(四)出台有效政策,合理扩建搬迁房。一是保障聚居点脱贫前后在生产性用房上的政策需要,有效衔接过渡,适当开放生产性用房建设条件。二是随着国家生育政策开放导致家庭人口的增加,住房面积逐渐紧张,亟需续扩建,希望政府研究制定脱贫后住房政策,明确续扩建条件。

(五)科学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带动。一是发展产业要力求多样化,避免同质化,要在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好适合本地的品种,杜绝跟风。要围绕湟中区"西堡镇奶牛产业"和"李家山镇食用菌培育"等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建立一系列精深加工产业链,达到品种、品质、品牌效应,切实增强产品竞争力。二是要深入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做好风险防控,确保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本期发:孟高冰副区长、区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区 发展改革和经济商物局、目标办、财政局、农牧局。

撰稿人: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