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山水共和:特色产业让百姓过上甜日子
浏览:354次 时间:2023-09-23 来源:本站

图片

围绕蔬菜种植,打造北部高原生态农业区;

围绕"田园牧场",打造南部畜牧产业区;

围绕乡村旅游,打造市级生态旅游示范带;

围绕"美丽城镇",打造高品质中心镇区。

……

湟中区共和镇,一个被誉为"山水共和"的地方,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更有能够让村民鼓起腰包走向康庄大道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共和镇积极围绕"党建引领、农业稳镇、生态立镇、旅游活镇、文明兴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葱湾村、苏尔吉村乡村旅游产业及苏尔吉、上直沟等村的蔬菜种植产业,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让一方百姓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特色种植"种"出新希望

时下,正值大葱收获的季节。湟中区共和镇上直沟村,湟中欧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生仓的大葱田里,一派繁忙景象。陈生仓与村里的几位村民起葱、分拣、捆扎、装车,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陈生仓介绍,今年他种植的大葱因田间管理得当,长势很好,深受收购商和顾客的青睐。

大葱抗寒耐热,对温变适应性强,且耗水较少,种植大葱经济效益可观。陈生仓作为共和镇的大葱种植和收购大户之一,以敏锐的商业嗅觉,瞅准市场需求,将发展大葱特色种植业作为增加收入的突破口,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不仅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也带领村民过上了"葱"满希望的好日子。

据他介绍,今年共和镇种植的是长白葱,葱杆长而白,葱叶很少有病害,口感好,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今年全镇共种植大葱1900多亩,每亩地约产6吨葱,预计总共能收获一万多吨葱,全部卖出后村民的收益将十分可观。

如今,在共和镇,像陈生仓一样依靠种植产业致富的人不在少数,在这些能人的带动下,共和镇的乡村特色产业更是遍地开花。

上直沟村作为共和镇蔬菜种植供应的"主力军"之一,有耕地4120亩。为了打破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的状况,结合本村蔬菜种植优势资源,去年该村争取到了50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起了上直沟村酸菜厂。酸菜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采用传统大缸人工腌制,腌制出的酸菜颜色黄亮,口感鲜脆清爽,深受消费者喜爱。

"去年,我们的酸菜厂净利润是4万多元,今年预计能达到5万元。"湟中区共和镇上直沟村党支部书记欧永胜说。

近年来,共和镇依托上直沟、苏尔吉等村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发挥共和蔬菜联盟中心党委龙头作用,辐射带动花勒城、木场等周边14个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加强蔬菜种植技术、农民经纪人培训,推广菠菜、娃娃菜等二茬复种,每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约2万亩。今年,全镇种植露地蔬菜1.4万亩,预计实现经济收益2400多万元。

特色旅游"托"起幸福梦

从西宁出发到共和镇苏尔吉村,再到共和镇西北部葱湾村盘道花田和盘道水库,这是西宁市精心打造的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山水共和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该条线路的打造,为共和镇百姓的增收致富谋划了一条新路子。

近年来,共和镇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助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提档升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盘道水库"湖峡牧云"、东西岔村高原牧场及"东确会"、苏尔吉村塔玛尔山城等资源优势,努力完善葱湾村盘道花田景区观光、游览、娱乐、体验设施,注重开发农耕文化、休闲观光及乡村民宿,让百姓在吃上了"蔬菜饭"的同时,也吃起了"旅游饭"。

"你如果看上这块地,就把你的方案拿出来,文化从哪个地方挖出来,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你有你的想法。你给我们说想法,我们配合你组织老百姓来跟着你干,老百姓能挣钱,你也能挣钱……"近日,当记者来到湟中区共和镇苏尔吉村时,村党支部书记苏生成正和外地来的开发商洽谈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带动老百姓走出一条主打文化招牌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据了解,苏尔吉村是湟中区保留传统乡村风貌的村庄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厚的人文历史,一直备受许多开发商青睐。近年来,苏尔吉村借助露地蔬菜种植优势,先后争取实施了农业部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青海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对村庄进行了修整,注重保留原生态,就地取材和挖掘本地文化,努力做到原汁原味和精致化,让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更有底气。依靠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村民的收入从2000年的700元增加到去年的12300元。

苏生成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引导村民利用村上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漫步在共和镇的村落间,田间地头长势良好的蔬菜,山水之间旖旎动人的风景,无不诉说着共和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共和镇的百姓也依靠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生活比蜜甜。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