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区“五突出”全力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浏览:143 时间:2023-12-11 来源:本站 公开目录:乡村振兴
索引号
xczx/2023-7343
主题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3-12-11
效力状态
有效
文 号
名 称
湟中区“五突出”全力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直以来,湟中区始终把农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来抓,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着力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突出打基础,硬件软件同提升。投资2.27亿元,实施48项项目,建成各类农作物良种基地3.4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建立马铃薯百亩攻关区20个、千亩示范区3个、万亩辐射区2万亩;建成绿色青稞原料生产基地1万亩、千亩标准化露地蔬菜基地1个、蔬菜交易中心1处、草莓脱毒种苗繁育中心1处;实施旧温室改造900栋,建设高标准农田1.58万亩;新改造乡镇畜牧兽医站14个,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34家、生态牧场6家。同时,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等工程,累计培养"田专家""土秀才"1000余人、培育高素质农民1240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7名,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1名,形成导师帮带29对。

--突出保安全,监测执法同推进。通过建立"四位一体"责任体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机制,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721份,完成定量检测645个、合格率达98.8%,果蔬定性检测1125批次、合格率达100%。对农资经营门店、兽药饲料经营店、畜禽养殖场户、农机具等场所共开展检查2201家次,对跨省备案审批雏鸡检查42批次,对37.6万头只畜禽严格进行落地监管;全年共依法查处违法行为7起,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1594份、隐患告知书583份;排查宅基地需求147户,完成审批80宗,补办土地确权证14本,调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9起;共受理并办结信访转办案件5起,核查疑似农村乱占耕地图斑8户,调查违法线索10起,完成耕地"非粮化"整治4423亩、撂荒地复耕复种1.42万亩。

--突出科学化,良种良法齐发力。按照"优化结构提效益、优选品种提质量、依靠科技提产量、整体连片提效应"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引进示范航选621辣椒、青麦5号等系列新品种,并逐步进行推广;开展国家、省、区级30个参试品种4个生产区域试验,对10万棒食用菌进行扩繁、示范种植19.8万株辣椒嫁接苗;通过打造油菜、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全膜覆盖栽培等技术核心示范区43.1万亩,引进马铃薯联合收获机2台,建立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技术示范点3个、油麦兼用耕播一体作业机试验示范田0.03万亩、轮作倒茬试点田1.7万亩,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点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9个;各类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防治达144万亩;推广牛细管冻精3.15万剂、牛冷配1.04万头;引进良种畜0.84万头只、雏鸡26.4万羽;完成猪改2.1万头、绵改17.5万只。

--突出产业化,主体个体共培育。通过建设产业强镇1个、油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成功申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家,认定100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省级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82家、家庭农牧场575家,部省市级示范社299家、省市级示范性家庭农牧场221家;并探索"农旅融合、三产联动"的联农带农新思路,鼓励涉农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农户耕地23.4万亩;强化"三资"管理,完成13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商银行的财务交接;实施强村工程,村集体经济收益达3560.48万元,村均收益9.36万元;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3个。

--突出特色化,规模品牌互促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逐步呈现"一乡一业新格局,一村一品新业态",形成了云谷川、西纳川设施蔬菜产业带,温棚规模达8582栋(自然栋)、种植面积达1.04万亩;打造共和镇浅山万亩露地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西纳川川水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立青蚕21号鲜食蚕豆示范田1000亩,打造油菜连片核心区2.4万亩,辐射带动种植7.6万亩,串起重点乡村旅游专线,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2023年全国油菜高产竞赛(春油菜区)"活动中喜获第四名;2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云谷川马铃薯基地入选第二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湟中燕麦"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实施"河湟田源+"品牌提升行动,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万亩的品牌保护,新申报绿色食品11个,续报绿色食品企业换证3家;全区现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有机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113个;已有22家新型经营主体获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识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