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千年氆氇织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浏览:46次 时间:2025-07-03 来源: 公开目录:乡村振兴
索引号
xczx/2025-9502
主题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5-07-03
效力状态
有效
文 号
名 称
【乡村振兴】千年氆氇织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氆氇,这一承载着藏族千年智慧的毛织瑰宝,自千年前便以精湛工艺编织着民族的服饰与生活。在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双彪吉祥氆氇厂已悄然扎根二十个春秋,不仅让古老的氆氇工艺焕发新生,更带领当地村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将千年技艺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氆氇,堪称手工毛纺织品中的精品,不仅常被用作制作传统藏服,还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等领域。每一块氆氇的诞生,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从精选优质羊毛开始,历经纺纱、染色、织造及精细整理等多道复杂工序,方能呈现出独特的质感与绚丽的纹样。

 走进阳坡村双彪吉祥氆氇厂,院子里几个妇女正围坐在一起,拿着氆氇布料扎花;织布机正奏响高效生产的乐章。村民李国莲穿梭在织机之间,时而检查线轴运转情况,时而耐心梳理纠缠的毛线。

“我就是阳坡村的村民,在这个厂里我已经干了10年,学到了技术还挣到了钱,比去外面打工强多了。”说起这份工作,李国莲笑得合不拢嘴。

 在这座承载着传统与创新的氆氇厂里,像李国莲一样的村民共有12人。近年来,氆氇厂深挖当地深厚的氆氇织造文化底蕴,大胆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之道,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藏式纹样进行创新处理。同时,积极创新设计,将传统氆氇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巧妙融合,开发出一系列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的时尚服饰、精致包包等产品。这些充满创意的作品在各大电商平台和文旅展销会上成为了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爆款”。

 “我们氆氇厂从2006年建厂到现在,一直在做藏服、藏饰一系列的产品,年产值能达到300万。这几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藏服、藏饰、生活用品一些衍生品特别受广大朋友的喜爱。”氆氇厂负责人季国发展示着手工扎花绘制的氆氇包,“像这个花是手工扎花,手工绘上去的。现在我们想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元素相结合,让氆氇的市场更广阔,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氆氇文化。”。

 在追求创新发展的同时,厂里始终将技艺传承放在首位。邀请了有着三十年织造经验的杨师傅等老匠人担任技术顾问,手把手向年轻村民传授传统技法,讲解每一种纹样背后的文化寓意。“机器能提升效率,但传统工艺的灵魂,需要代代相传。”杨师傅如是说。

 如今的阳坡村,织机的轰鸣声与传统纹样的绚丽色彩交织,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古老的氆氇技艺在这里实现创造性转化,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铺就了致富道路,成为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乡村振兴】千年氆氇织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