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湟中县2017年培育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553 时间:2017-04-20 来源:本站 公开目录:政府办文件
索引号
zfbwj/2017-7998
主题分类
政府办文件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7-04-20
效力状态
有效
文 号
名 称
湟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湟中县2017年培育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实施方案》的通知

湟中县2017年关于培育经济增长点

增长极和增长带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湟中县委、县政府《湟中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和《湟中县关于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推进我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积极融入西宁市经济增长点极带,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湟中县2017年关于培育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来青海视察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两个绝对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市委“12315”总目标和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重大部署中找准定位,以建设四区、实现六个走在前列为坐标,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乡短板,以精准扶贫增进民生福祉,以生态建设积蓄持续发展动能,以城乡一体化融入发展格局,努力在国家级现代农业区创建、多巴城市副中心、西堡生态森林公园、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中取得新进展,为建设幸福西宁湟中篇章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发展目标

按照《湟中县关于培育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实施方案》精神,在现代农业、民族工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生态保护等方面培育若干经济增长点;打造多巴城市副中心、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区、特色小城镇4个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在多巴沙塘川沿湟水河,鲁多——西塔沿线,西纳川、云谷川环形农业示范带大湟平公路沿线区域拓展形成3条经济增长带,把经济增长带建设成为廊、带、块相结合,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县域经济增长点、极、带的新格局的要求,全县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5%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

大力培育壮大县域现代农业、民族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

1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加大蔬菜产业建设力度,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活动,围绕两川设施农业建设,继续巩固和扩大共和、拦隆口镇2个万亩露地蔬菜基地的基础上,通过连小块、并大块,在田家寨镇坪台村、共和镇葱湾村、新庄村新建千亩露地蔬菜基地3个,使千亩基地达到10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9万亩,较上年增加1000亩。延长蔬菜产业链条,投资900万元,建设占地10亩的蔬菜交易市场和脱水蔬菜生产线及配送中心,实现蔬菜产加销一体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养殖业出川上山三进三退要求,以小南川生态养殖示范区为依托,推广种植优质饲草22万亩,建设规模养殖基地14个。继续打造王氏、丰润2个生态牧场,形成以养殖生态化为突出特点的草畜结合、农牧联动、立体高效的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青海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有机肥加工厂项目,实现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综合利用;争取落实互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乳品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农牧企业产供销一条龙、种养加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科技局

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2、培育发展特色民族工业着力构建民族工艺品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投资7000万元实施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双创中心及水电路配套项目。加大对实体经济政策倾斜,培育1家入规企业,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6%。投产运营大宋粮油年产15万吨油菜籽生产线,争取实施昊农有机肥、互邦乳品加工等项目,加快构建种养加一体化循环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八瓣莲花工艺品加工业,引导鲁沙尔镇阳坡村银铜器加工个体户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培育一批成长型、创新型小微企业,新增中小微企业1200家以上。引导企业差异化竞争,发扬工匠精神,立足比较优势、品牌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

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

3、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整合现有资源,抓好青海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建设,打造物流基地,加大多巴新城、鲁沙尔、田家寨、上新庄、拦隆口等重点城镇物流节点建设,努力构建以综合运输方式为载体。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移动金融,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制度,扩大贫困户无息贷款覆盖面,增强金融渗透力,提高金融业承载力。优化、新建鲁沙尔镇、上新庄镇、拦隆口镇、李家山镇、多巴新城等重点城镇商贸流通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发展以中心城镇为支撑的县、乡、村多级配送网络。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建成21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打造50个示范性新型农村电商淘宝店;发挥湟中弘大物流仓储和配送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整合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农副产品、文化产品线上销售;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人民银行湟中县支行

配合单位:多巴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人保公司、农信社

5、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交通项目、水利项目、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共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色农业水平,支持非公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

配合单位:县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教育局、文化旅游体育局

6、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多巴新城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快构建昆仑大道西延段、甘拦路南段、双寨路等地下综合管廊和政东路、南山路、多巴南路中段、泰康路、多巴南山路连接线等地上骨干交通网络,以及沙窝大街、滨河南路东段、职教路、学苑路、指挥南路西段等重点片区市政配套道路和给排水、燃气、电力、集中供热主管网线系统,着力夯实新城基础设施增长点,2017年共拟组织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项,计划完成投资6.3亿元。抓好道路交通建设项目,争取实施西宁海湖新区至湟中县城公路、湟中县土门关乡贾尔藏旅游公路等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和客运运输基础站点服务保障建设项目;抓好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实施好西纳川水库和小马鸡沟水库建设,云谷川灌区节水配套工程、胜利水库引水渠维修改造工程以及拦隆口镇尼麻隆村管道灌溉等农田水利工程;抓好重点城镇污水处理项目,争取落实田家寨污水处理厂、部分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能源支撑能力,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塔尔寺大景区核心区及县城主街道电缆入地改造工程,加强和完善县域主干电网通道建设,推进整村整片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美丽乡村美丽城镇贫困村等电网改造项目,全面配套易地扶贫搬迁村通电工程,完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电力配套设施。加快多巴、上新庄等重点地区天然气建设,完善门站、配套管网等设施。

责任单位:多巴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县交通运输局、水务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电力公司、华润燃气公司

7、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抓好生态造林项目,实施好县城北环路S弯道护坡、天保工程森林管护、三北防护林工程乔木造林、退耕还林、美丽城镇、高原美丽乡村等工程,新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资金项目、公益林资金大苗造林项目以及群加林场贫困林场建设等项目。持续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施工扬尘监管,建筑、拆迁工地、商砼企业严格落实施工工地五个100%”;规范渣土拉运行为,做好建筑和拆迁工地、物料拉运车辆等扬尘污染管控,强化道路洒水抑尘措施;推进煤烟尘污染治理,完成107蒸吨煤改气;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及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完善污染防治措施,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强化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实施湟水流域扎麻隆至黑嘴桥段水污染防治项目和石惠沟河、教场河水体修复及生态治理项目,通过清理河道垃圾、建立生态缓冲隔离带,降低地表水体污染风险,确保湟水河湟中断面水质趋于向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部分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规范化建设,联合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及河道内私自设置养殖点取缔行动,杜绝饮用水水源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计划为50个村配发环卫设施;开展国省道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环境保护局、水务局

(二)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极

进一步打造多巴城市副中心、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小城镇,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1、打造多巴城市副中心。以建设丝绸之路对外开放新平台、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样板区、青海省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西宁市城市副中心为目标,构建集公共服务、生态宜居、文体旅游、商贸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1)推动产城融合。合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燕尔沟、大崖沟、巴城、小寨安置区,新华联国际旅游城、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等项目建设;实施中国西部自驾车营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小寨体育中心等项目,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切实提高高端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和带动效应,深入推进新华联国际旅游城、西部自驾车营地、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等重大引爆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以及大宋农业油菜籽、青藏红景天保健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带动项目建设,力争新城区内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小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湟庭盛世·兴业城一期基本建成并交付使用,燕尔沟综合商贸市场建设项目启动并组织实施,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

责任单位:多巴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配合单位: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文化旅游体育局

2)打造生态山水城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山水湖沟共治的理念,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路径,不断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沟一体化整治工程,着力筑牢新城绿色生态本底和绿色安全屏障,2017年优先启动并组织实施新城“4111条沟生态治理和南北两山绿化工程,计划年内完成投资13亿元。

责任单位:多巴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配合单位:县环境保护局、林业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打造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把以塔尔寺大景区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支撑点,深化城区即景区、景区即城区发展理念,以山、水、寺、城为主题,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努力建设山水生态与地域文化浑然一体的特色景区。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编制《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城市发展升级转型,疏解鲁沙尔城区非文化旅游功能。强化产城融合、景城融合,推进鲁沙尔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青藏高原旅游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风情小镇。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文化旅游体育局

2)强化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好佛光星级酒店、永和酒店及养老康复中心等项目,完成园区建设必须的基本配套设施,启用景区门户区步行街、大型停车场和旅游观光摆渡车,实施塔尔寺智慧景区建设,围绕佛光路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相对完整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园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旅游公厕、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咨询、标示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化城区即景区,景区即城区发展理念,以山、水、寺、城为主题,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加大上新庄中小企业创业园土地储备力度,完善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好园区招商入驻企业服务,积极引进有实力、有创意的文化企业进驻园区。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文化旅游体育局、城镇管理局、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

3)提升园区文化旅游内涵。依托园区一寺(塔尔寺)一湖(莲花湖)三山(龙山、东山、西山)旅游资源禀赋,着力打造环莲花湖和龙山徒步旅游、莲花湖水上娱乐旅游、藏药康体健身、青少年科普户外拓展基地等旅游产品,积极承办国际徒步节、环莲花湖山地自行车比赛等赛事,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南朔山花儿会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重点打造民俗风情之旅、山水观光之旅、徒步健身之旅、摄影采风之旅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园区旅游要素。深度开发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制作一批融合堆绣、壁画等特色工艺,蕴含藏文化、河湟文化等传统元素的旅游商品在商业街集中展示销售,挖掘加牙藏毯、阳坡铜银器等文化旅游产品资源,鼓励民营企业多元开发利用,并在商业街提供一镇一品特色旅游产品展销窗口。

  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3、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集约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打牢农业基础,重点实施云谷川灌区节水配套、胜利水库引水渠维修改造等项目,争取实施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围绕两川一线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加快建设共和、拦隆口2个万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持续扩大马铃薯、蔬菜、中藏药材、枸杞芽茶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力争特色种植比例达75%以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围绕云谷川、西纳川打造乡趣卡阳生态旅游区,集中打造2-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新建30个乡村旅游接待点。

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科技局、文化旅游体育局

4、发展特色城镇。继续做好上新庄镇美丽城镇绿化、环卫设施建设,加快鲁沙尔建制镇示范试点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面实施城区基础设施、城市绿道美化等项目,统筹推进主要街道公厕、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好拦隆口镇美丽城镇项目,顺利推进镇区道路、供水、环境综合等项目;争取李家山、西堡镇列入2017年全省美丽城镇建设计划;实施共和镇上直沟村等47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土门关乡贾尔藏村等4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财政局、城镇管理局

(三)着力培育经济增长带 

1、依托西宁市打造多巴——沙塘川沿湟千亿元现代服务业经济带、鲁多——西塔沿线特色优势产业千亿元经济带,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带。多沙(多巴沙塘川)沿湟现代服务业经济带。打造多巴沙塘川沿湟水河流域城市主轴风情线的千亿元现代服务业经济带。以乡趣卡阳户外旅游度假景区、多巴玉拉千栋温棚采摘、慕家酩馏文化影视村、包勒村自驾车营地、大掌山徒步廊道、青绿元生态园、峡口村自驾车营地等为重点,打造休闲度假、乡间民宿、农事体验、文化体验、儿童娱乐、徒步健身、特色饮食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带。覆盖多巴镇玉拉村,拦隆口镇卡阳乡村旅游中心(含卡阳、上庄村、前庄村、中庄村、泥隆台村、白崖一村)、拦一村(慕家村),上五庄镇包勒村,李家山镇董家湾村、王家堡村、峡口村等13个村,努力构建沿湟水河多巴文体商旅物流经济带,推进现代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以青海千紫缘种植园、云禾生态休闲农庄、香沟峡徒步观光、直沟峡徒步观光、侍郎庙、大光明寺、岩刚寺、小南川水库等为重点,打造生态种植、农事体验、传统村落、民间曲艺、宗教文化、体育健身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带。覆盖田家寨镇田家寨村、沙尔湾村、什张家村、下营一村、黄蒿台村、李家台村,土门关乡贾尔藏村、上山庄村、红林村等9个村。以莲花湖、大源万亩油菜花海、源源田野农庄、鲁沙尔博物馆群、鲁沙尔特色农家乐为重点,打造民俗展示、徒步健身、民间工艺和宗教文化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带。覆盖鲁沙尔镇徐家寨村、陈家滩村、和平村、团结村、西山村、阳坡村、石咀一村等7个村。以盘道水库、东岔风景区、嘎珠寺、美丽乡村为重点,打造自驾旅游、自然观光、宗教文化、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带。覆盖共和镇东岔村、西岔村、西台村、盘道村、苏尔吉村、木场村、葱湾村等7个村。

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配合单位: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2、鲁多西塔(甘河鲁沙尔南川)沿线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打造环甘河鲁沙尔南川公路沿线有色(黑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藏毯绒纺、文化旅游、会展业等为一体的千亿元“U”型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

鼓励县域企业充分利用旅游纪念品加工、文化创意产品、光伏发电、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发展优势,走出去拓展市场空间。依托甘河工业园区,发展县城和多巴地区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附近农民就业,着重做好交通运输、市场建设、教育培训、医疗救治、社会治安等服务保障工作,协调园区更多地吸纳失地农民转移就业,鼓励周边农民大力发展商贸、餐饮等产业。

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

配合单位: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3、西纳川、云谷川环形农业示范带大湟平公路沿线产业经济带。扩大特色种植,加快两川一线李家山至拦隆口现代农业环形产业带建设,通过自有基地拓展、联合农户拓展、辐射区域延伸等不同方式,拓展拦隆口、李家山、共和、西堡等区域内现有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和露地种植基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财政奖补资金等扶持政策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倾斜,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牧场80家。

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科技局

配合单位: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做好2017年培育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同、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点极带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促进培育经济增长点极带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加强统筹协作。通过借助南京市栖霞区对口帮扶湟中县的平台等,加大对湟中特色产业的宣传力度,引入民营形式等各类资本的市场化运作,通过与县域各部门的统筹、协作联合,全面打造经济发展的点、线、面,实现立体融合的产业链,高效推进我县经济发展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为培育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建立完善投融资体系,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的同时,大力推广PPP模式。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并废止不合理收费性文件,降低行政性收费标准。

(四)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青洽会”“城洽会等多种平台拓展对外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引进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要素,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