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湟中 / 湟中概况

湟中概况

西宁市湟中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区境从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2019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隶属西宁市管辖,区政府驻地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平均海拔2638米。全区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82.5平方公里,辖1051个街道,38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9.7万人,城镇人口15.23万人、乡村人口24.47万人,城镇化率38.36%,有汉、藏、回、蒙等3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1万人,占比32.3%

湟中区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区域内有西宁规划城市副中心多巴新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塔尔寺、西宁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重工业、轻工业子园区,生态、经济优势明显,在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生态山水城市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十四五期间,湟中区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2345”发展战略和市委发展布局,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发展思路,聚焦经营城市理念,在全省率先提出城市合伙人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区城乡面貌发生蝶变,民生工程深入人心,生态屏障逐渐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得到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心电会诊中心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

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为250.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5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57亿元;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3元、增长6.1%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3元、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99元、增长4.2%

● 森林资源

 全区林地面积135820.4公顷,占总面积的50.3%。其中,有林地13949.5公顷,疏林地464.3 公顷,灌木林地75401.9公顷,未成林地15795.9公顷,苗圃地87.9公顷,无立木林地3419.1公顷,宜林地5731.7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10.3%、0.4%、55.5%、11.6%、0.1%、2.5%、4.2%;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35716.2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的99.9%;商品林104.2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的0.01%。活立木总蓄积量3341672.5立方米,林业总蓄积1160806.9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3.1%,林木绿化率为38.6%。
 林区内分布有云杉、桦树、落叶松、青杨、沙棘、柠条、金露梅、银露梅等14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有党参、大黄、冬虫夏草、柴胡、红景天等20多种药用植物)和白唇鹿、马鹿、马麝、猞猁、赤狐、兰马鸡、雪鸡、荒漠猫等2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

● 旅游资源

   湟中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古代南“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这里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交通便利。雄浑博大的自然景观与奇异神秘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极负盛名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寺中心主建筑大金瓦殿金壁辉煌,与其它建筑构成一组汉藏艺术结合、独具风格的古建筑群;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独具特色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县境内有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上五庄水峡森林公园、大源南佛山、上新庄药水滩、鲁沙尔莲花湖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有以“卡约文化”、“西羌文化”为主的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址和被誉为“高原明珠”“世界冠军摇篮”的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主的人文景观。近年来,群加森林公园、南佛山度假中心等旅游景点已经开始逐步开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湟中概况-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